首页» 专题专栏» 乡村振兴» 典型案例

曾建明——扎根秦巴山区,科技助力茶香

发布时间:2019-04-01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作者:

作为一名主要从事茶树育种、服务“三农”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这些年,他常年奔波忙碌在秦巴山区的茶园地头;这些年,他的足迹遍布陕西、四川、湖北、甘肃等中西部茶区;这些年,他风雨无阻,只为一个愿望,让一片茶叶富裕一方百姓。

近几年,他更忙碌了。他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号召,面向茶产业主战场,默默践行着“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通过“建立一批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示范企业、推广一批成熟技术、研发一批新技术、培养一批技术骨干”的科技帮扶模式,从茶树品种选育、制茶工艺创新,到茶叶市场营销,为秦巴山区茶叶发展提供全产业链的帮扶,取得良好成效。这一模式也成就了精准扶贫“安康模式”。

在院地合作项目支持下,他指导育成陕西第一个省级茶叶良种“陕茶一号”,该品种具有发芽早,新梢芽叶肥壮、产量高、抗寒性强等特点,成为当地茶农的“摇钱树”。截至2018年,该品种在陕西省累计推广面积近5万亩;新开发的以夏、秋茶为原料采用独特工艺生产的富硒红茶,使茶园的亩产值由过去的3000元左右提高到了4200元至5200元。“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曾建明老师等专家的帮助下,我们的规模越做越大。那片山上的‘陕茶1号’新品种茶园全是我们的,效益很好”,当地茶企负责人王衍成在2017年接受采访时指着不远处一片山坡自豪地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该公司2017年出圃“陕茶1号”茶苗5000万株,扦插育苗1亿株,带动周边5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仅有好的品种还不够,还要有好的工艺,才能有好的产品。他针对安康土壤富硒特点,开展富硒茶产业技术创新研究,指导紫阳焕古庄园研发的“硒香茶”优质绿茶,品质明显提升,仅2017年该产品销售额就突破5000万元,在实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茶大户+贫困户”发展模式带动下,农户的鲜叶价也从2014年的80元/斤增加到150元/斤,真正实现了“企业增效、茶农增收”的双赢效果,“授人以渔”科技帮扶深受茶农好评。

在扶贫工作的实践中,他常说,只有“带着企业干,做给茶农看”,农民看到现实的效益,才会更加主动去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才能实现贫困户增收,形成良性循环。

自从2002年以来,他在秦巴山区先后建立茶树新品种示范园、茶树良种繁育基地、标准化茶叶加工示范厂等科技示范基地15个,并通过举办跨区域的科技示范观摩会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了中茶108、

 

曾建明(左一)带领研究团队冒雨指导茶园管理技术

 

中茶302、中黄1号、中白1号等茶树新品种,推广了优质绿茶、工夫红茶生产加工示范线、低效茶园改造、茶园管理全程机械化作业技术、有机茶生产等一大批先进技术,各项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0万亩·次,取得良好效果。仅他牵头的院协同创新子任务,就在秦巴山区建立6个示范基地,解决就业岗位612个,带动贫困户694户,其中贫困户通过在示范基地务工、与基地进行订单生产,户均收益0.76—3万元不等,2018年就有373户贫困户成功脱贫。近年来,茶叶成为安康乃至整个秦巴山区茶农脱贫致富的“金饭碗”。

烈日下曾建明与技术人员探讨茶园管理

 

除了定点帮扶,他还积极当好地方政府的参谋助手,为地方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这些年,他先后承担了秦巴山区安康、巴中2个地级市和紫阳、平昌、南江、竹山等4个县的所市(县)战略合作任务,帮助制定了4个市(县)级茶产业发展规划,修订了《富硒茶》标准等,在区域茶产业发展规划、区域关键共性技术、公共品牌创建、茶行业标准修订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成为中国农科院与安康市“院地合作”助力地方精准扶贫的一大亮点,被新华网、科技日报、农民日报以及地方主流媒体聚焦报道。

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的秦巴山区,条件十分艰辛,他长年深入山区开展科技帮扶,与家人聚少离多,但他无怨无悔,初心不改,一心希望能通过科技帮助贫困山区茶农脱贫致富。

  

曾建明带领团队实地论证园区规划方案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他信心满满。他说,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要继续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不断提升产业效益,推动茶产业绿色发展,实现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他根据秦巴山区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现状,在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农户三方积极性的基础上探索提出“政府管基建、企业做产业、农户搞服务”的产业融合的新路径,并先后指导建成了南江县元顶子云顶茶乡、平昌县三十二梁等2个茶旅融合的国家AAAA景区。他希望通过各方不断努力,争取在秦巴山区多打造几个三产融合的示范点,真正实现“产村相融、产业兴旺、乡村美丽、农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