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种植大国。马铃薯适应性广、丰产性好、营养丰富、经济效益高,在我国各个生态区域都有广泛种植。马铃薯的种植区域与我国贫困地区高度重合,据统计,我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549个是马铃薯主产县,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70%以上分布在贫困地区。发展马铃薯产业,不但有助于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基本口粮,对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提高扶贫产业的科技水平以及消除贫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马铃薯创新团队利用自身科研优势,长期致力于科技精准扶贫,从1997年至今,针对贵州乌蒙山区、宁夏西海固地区、山西吕梁山区和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等地的科技扶贫工作中成绩突出,效果显著。
制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马铃薯创新团队为贵州毕节市、新疆吉木乃县、河北张家口市、山西吕梁山区岚县等制订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发展,助力产业扶贫。
乌蒙山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贫困人口分布广、少数民族聚集多的连片特困地区。毕节地区位于乌蒙山腹地,是国务院设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扶贫攻坚工作任务艰巨。毕节地区是贵州省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作为毕节地区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然而,当地存在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率低、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体系不健全和区域规划不突出等问题,严重限制了马铃薯产业发展,影响了种植马铃薯的广大农民和企业的种植效益。
从1997年开始,马铃薯创新团队配合国务院扶贫办,帮助贵州省发展马铃薯脱毒种薯,在毕节地区建立了马铃薯原原种快繁中心,开展马铃薯产业扶贫,开辟了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相结合的新路子。2012年,团队带头人金黎平博士受聘毕节市农业产业体系科技顾问,并带领团队上山下乡调研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经过对调研结果的细致总结和分析,依据当地马铃薯生产特有的自然条件、栽培模式、品种结构和种植者知识结构,协助毕节市和第一大主产县威宁制订了马铃薯产业发展规划,内容涵盖了当前现状、发展潜力、生产和推广体系建设、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工程和品牌建设等方面。
经过多年发展,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毕节市现已成为全国马铃薯四大主产市之一,2000年至2016年,种植面积从233万亩跃升到520万亩,鲜薯总产量从242万吨跃升到718万吨,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占比达65%。同时,优化了品种结构和种植栽培模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提高了农民的收入,2016年,威宁县农民从马铃薯产业中实现人均纯收入1690元左右,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2%以上。
2010年,马铃薯创新团队为新疆吉木乃县制订了马铃薯种业发展规划,通过优化品种和区域布局、完善种薯繁育体系、建立种薯质量控制体系、改善市场流通条件和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等措施,加强种业发展,并为当地培训刘晖、巴合提卡力木等5名相关农技和管理人员,经过多年发展,新疆吉木乃县马铃薯脱毒种薯应用面积和种植收益逐年提高。
建立专家工作站,科技精准扶贫
品种资源缺少和科研人才缺乏是贫困地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针对这些地区对马铃薯品种资源和科研人才的迫切需求,马铃薯创新团队联合当地单位先后建立了多个马铃薯专家工作站,开展品种选育和人才培养工作。2003年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农技推广中心联合建立马铃薯工作站,2005年与甘肃秦王川农技开发管委会联合建立马铃薯工作站,2012年联合贵州毕节市农科所建立“中国农科院毕节市马铃薯专家工作站”,2017年联合乌兰察布市农科院在内蒙古察右前旗成立马铃薯专家工作站。
资源创新和人才培养成绩斐然。经过多年辛苦的工作,中国农科院毕节市马铃薯专家工作站,在品种资源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绩斐然。品种资源创新。通过对引进的22949份马铃薯资源材料进行多年多点评价和选择,培育出低代优良品系540份,中高世代抗病、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系94份,合作审定了一个贵州马铃薯新品种中薯20号。在威宁县建立铃薯脱毒种薯扩繁示范区3万多亩,示范推广马铃薯新品种和新技术30万亩,极大地推动了毕节地区的马铃薯品种选育和更新进程,为进一步优化当地马铃薯主栽品种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才培养。在进行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的同时,注重当地人才的培养。毕节市农科所的科技人员全面参加专家工作站的工作,通过科研环节的参与和技术培训,当地科技人员基本掌握了资源评价、育种流程和种薯快繁技术和方法,可以做到独立承担和执行马铃薯主要科研任务。为了提高当地科技人员的知识结构,积极鼓励当地科技人员进修学习,为毕节地区培养了第一个马铃薯博士,毕节市农科所实现了中青年一线马铃薯科技成员全部拥有研究生学历,形成了年龄有梯队、专业有互补、学历有层次的马铃薯科研团队,为毕节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毕节市农科所李晓川到中国农业科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期满毕业后,作为李晓川的博士生导师,团队带头人金黎平博士亲自送其回所工作,殷殷期盼之情,溢于言表。
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马铃薯事业需要拼搏精神。每年3月末是威宁县马铃薯播种季节,每当此时,你都会看到马铃薯创新团队成员在威宁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他们在进行种薯处理、材料分类、地块分区、开沟和播种。贵州山区,民谚云“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团队成员既要克服土地条块散落和不平整的困难,又要抢在雨季来临之前完成播种。同时,为了避免播种时材料混淆,需要加强和当地工人的沟通,而民族地区方言难懂又为交流增加了障碍。夏天马铃薯花开季节,团队人员也会出现在威宁育种基地的田里,调查记录材料的生长情况。威宁的平均海拔超过2200米,这里的紫外线照射非常强烈,在田里工作一天,皮肤就会灼伤褪掉一层皮。秋天马铃薯收获的季节,团队人员又会出现在威宁育种基地的田里,进行育种材料的收获、评价和贮藏。威宁秋季多雨,雨小时常常冒雨收获,经常是浑身湿透,为了抢收,起早贪黑更是家常便饭。威宁的田间工作,真可谓“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
早在2003年和2005年,创新团队分别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农技推广中心和甘肃秦王川农技开发管委会联合建立了马铃薯工作站,对2500余份中低世代材料进行筛选和评价,经过多年工作,选育出一批优良品系和品种,其中晚熟鲜食品种中薯21号通过了甘肃省审定,有力地丰富了当地的品种结构。在进行品种选育的同时,注重人才交流和培养,先后在宁夏举办5次培训班,培养510余百名技术人员,为宁夏泾源农技推广中心在职培养了于仙萍一名“西部之光”学者。
风餐露宿,“黑”成为团队标志。在宁夏进行技术服务和推广期间,为了节省时间,金黎平博士和她的团队成员在固原山区常常带着干粮下田,中午在田间地头简单吃几口,坐在地上休息一会就接着干,这一干就干到晚上八九点,回到住地也顾不上休息,而是连夜整理资料。有报道称“他们的脸晒得比马铃薯还黑。在和农民一起劳动时,很难分清谁是农民、谁是博士”,“金黎平尤其黑出了‘水平’”。
马铃薯产业,撑鼓农民钱袋子。经过多年工作,如今宁夏的马铃薯产业结束了多年徘徊的局面,由2004年的107万亩发展到250多万亩,价格也由几分钱涨到几毛钱,马铃薯已由温饱作物变成了创收致富作物,成为宁夏固原地区脱贫致富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撑鼓了农民的钱袋子。
2017年,研究团队又联合乌兰察布市农科院在内蒙古察右前旗成立了马铃薯专家工作站,以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为研究内容,以提升当地马铃薯科研水平为手段,以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以乌兰察布为中心辐射内蒙古马铃薯种植区,面向广大种植户和种植企业进行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工作。
建设育种基地,助推产区脱贫致富
河北坝上地区,集中了4个国家级贫困县,一直是国家重点扶持发展的贫困地区。坝上地区气候冷凉,积温少,有效生育期短,马铃薯是当地主要支柱作物,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2000年开始,研究团队与当时的坝上地区农科所合作,建立了坝上马铃薯育种基地,进行新品种选育及育种和配套栽培技术研发。
马铃薯育种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提起坝上地区,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七八月份美丽的坝上草原和草原天路,可是在坝上地区仅有的这两个月温暖季节里,中国农科院马铃薯人正在基地马铃薯亲本棚里辛苦地做着杂交。马铃薯花期杂交要求低温高湿,为了提高杂交成功率,团队成员每天都是起早贪黑,每天早晨五点多钟就踏着露水开始去雄授粉工作,中午温度高时又开始摘取花药和抖取花粉,下午温度降低时又开始去雄授粉,晚上通常要工作到黑天后才收工,真可谓披星戴月!相对于杂交工作,更辛苦的算是育种材料播种和收获了。每年四月末五月初,坝上地区还是春寒料峭,中国农科院马铃薯人又开始忙碌整理材料和播种了。由于播种时室外温度很低,尤其遇上寒流时温度骤降,在试验地里披着军大衣还会冻得浑身发抖,戴着手套握着记录笔,写出的字迹自己事后都认不出来。秋天收获时,碰到下雪和冰雹更是司空见惯。有时候为了抢收,通常会忙到晚上九十点钟,回到住处有时候又要赶写项目材料,很晚才能休息。2014年,收获时突降大雨,为了防止雨水浸泡育种材料,团队成员决定抢收完材料后再收工。材料收完入库后,夜幕已经降临,夜黑风高还伴着大雨,在返回住处的路上,对向车道大货车违章越线,撞向团队成员所乘的三辆汽车,导致多人受伤,团队首席金黎平博士头上更是缝了7针,额头上永远留下了疤痕。
助推马铃薯产业发展。以坝上育种基地为依托,积极联合多方力量,发展当地马铃薯产业,提高农民收益。2010年以来,协助张家口市政府规划马铃薯产业发展,连续5年组织业内专家在张家口市召开了河北省马铃薯种业发展研讨会、马铃薯产业论坛、中国马铃薯大会、全国马铃薯绿色科技创新与种业发展研讨会等,为坝上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和推广宣传。另外,积极帮助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及弘基和雪川等坝上主要马铃薯企业进行马铃薯种质创新和人员培训,先后提供种质资源30余份、育种材料100余份和薯条加工、全粉加工以及鲜食品种50余个,为坝上地区培训了科技人员和种植大户320余名,并为张家口市农科院培养了王晓明和籍立杰2名在职研究生。
经过多年的辛苦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坝上马铃薯基地规模已从最初的10多亩发展到了1300余亩,常年种植和评价各类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60000余份,先后选育出了中薯18号等6个马铃薯新品种,其中中薯18号高产抗病,种植面积近年来迅速扩大,丰富了我国马铃薯品种结构,提高了种植户的收益。经过多年发展,坝上地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马铃薯新品种选育基地和种薯繁育基地,马铃薯已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作物!
科技扶贫主力军。在帮助地方制定马铃薯发展规划、建立专家工作站和育种基地之外,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进行科技扶贫。通过技术培训,提高马铃薯从业人员整体技术水平,辐射带动群众种植马铃薯脱贫致富。1996年开始,先后为新疆富蕴县农技站、甘肃广河县农业局、青海民和作物脱毒中心和新疆伊犁农四师农科所等规划设计马铃薯组培室,并培训组培及微型薯生产技术人员20余名。与地处山西吕梁山区的岚县长期定点合作推动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2005年,派出团队成员到岚县实地考察调研,并为岚县提供了发展规划指导、技术资料、基础种苗等全方位的帮助,为岚县的马铃薯产业出谋划策。经过多方努力,岚县马铃薯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品牌和当地支柱产业,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捐资助学献爱心,践行社会责任
在进行科技扶贫的同时,金黎平博士及其团队成员更不忘担负社会责任。贵州省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的省份,毕节地区更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外出打工人口多,留守儿童多,常由于家庭贫困造成适龄儿童失学辍学。为了让更多贫困学生获得上学机会,圆他们上学梦,2017年6月,金黎平博士捐献个人收入50万元,连同毕节市政府配套的50万元,设立“毕节慈善总会·金黎平助学基金”,主要资助毕节市七星关区、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的困难学生。每个县(区)资助30名学生,其中小学、初中学生20名,人均发放助学金1000元,高中及大学学生10名,人均发放助学金2000元。此外,金黎平博士分别在四川北川和广西大化县捐资捐物助学,并在宁夏西吉连续7年资助多名贫困生完成初中和高中学业,其中2名考上了大学,支持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给孩子们带去来自马铃薯专家的爱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在科技扶贫的主战场,中国农业科学院马铃薯人把文章写在了大地上,把成果写在了农民的账本上,把爱心散播在孩子们的读书声中,把奉献留在了祖国贫困地区!马铃薯块茎深藏于泥土,地上平淡无奇,地下却蕴藏着硕果,这正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马铃薯人的写照。一代又一代中国农业科学院马铃薯人心中装着农民,脚下踩着大地,双手做着科研,践行着“扎根土地、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马铃薯精神。有了这样一群从事马铃薯事业的人,既专注于科研,又承担着科技扶贫的社会责任,马铃薯产业明天会更好,小康路上大家一起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