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科技扶贫团建起阜平肉羊产业链

发布时间:2020-04-19    来源:农民日报 2020年03月28日    作者:

  今年2月,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正式脱贫“摘帽”。中国农业科学院在阜平县开展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肉羊遗传育种团队承担了阜平县肉羊产业帮扶,通过企业带动农户脱贫,推进全县畜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养羊业是阜平县畜牧第一产业。当地“太行黑山羊”以肉质鲜嫩、膻味小、脂肪分布均匀、体质结实、耐粗饲、适应性强闻名于世,常食黑山羊肉,滋补健体、抑衰抗病,深受居民喜爱。当时全县肉羊规模场3个,肉羊饲养量达到20多万只,但大部分养殖户还停留在农户养羊的原始阶段。经团队实地调研发现,主要存在六大问题:缺乏大型有实力能带动养羊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饲草料缺乏;饲养模式和技术落后;羊的良种化程度低,未能构建羊良种繁育体系;羊产业销售不畅通,缺乏屠宰加工体系,产业链延伸不足。

  科技扶贫团队在调研基础上,和阜平县达成共识,开展太行黑山羊品种(系)选育,扩繁与推广工作,以银洞黑山羊场等企业为主体,带动周边农户养殖黑山羊,从技术层面推动太行黑山羊的选育工作,推进肉羊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对阜平县全县羊场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包括标准化肉羊场建设,肉羊养殖关键技术,肉羊品种选择和杂交方式利用,人工授精、肉羊引种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解答了有关羊场生产中存在各种实际问题;组织养羊专业户和行政人员去外省调研考察,学习标准化羊场的建设要求和规范、种羊场的饲养管理以及防疫等技术,以及羊肉分割、加工和包装技术;完成了1000多只黑山羊的分群和测定工作,开展了建档工作,完善了溯源系统,为选育复壮奠定了基础;为了降低饲养成本,根据当地种植饲草的情况,就地取材,制定了黑山羊不同种群的饲料配方,以提高种公羊、母羊、育肥羊、羔羊的饲养水平;整改了银洞黑山羊场设施设备,建立了人工授精室,建立了保种选育技术方案、标准化羊场管理办法,把银洞黑山羊场打造成了标准化肉羊场,绿色、无抗、可追溯的高端黑山羊保种场,与养羊农户紧密结合,以企业带动农户,奠定了肉羊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

  尤其创新机制模式,探索建立了银洞山肉羊养殖示范小区“五位一体”的运作模式,即:政府+技术服务团队+金融机构+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农户。政府引导并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服务团队提供技术方案,金融机构提供农业保险服务和惠农贷款,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实现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户在基地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带动下分户经营。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地方特色的阜平肉用黑山羊品牌,产品远销到广东等地。目前山羊肉价格居于高位,肉用黑山羊养殖效益可观,已有70多家养羊合作社参与进来,计划3-5年实现全县养羊一盘棋,年出栏育肥羊30万只,走出一条靠养羊共同致富的新路子。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