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研发成果发布和观摩会在西吉举行

发布时间:2020-08-31    来源:农民日报 2020年8月29日    作者:王泽农

  8月28日上午,风轻云淡、秋高气爽,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马莲乡张堡塬马铃薯基地的乡亲们又看到了一行熟悉的身影——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研究员和她的团队来到基地进行观摩调研。以前金黎平研究员及其团队经常带着干粮在这里下地干活,有报道称他们“脸晒得比马铃薯还黑,分不清谁是农民、谁是博士”。

  

  金黎平研究员(左)在基地检查马铃薯长势

  张堡塬基地核心区占地200亩,分为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优新品种展示区、宁夏马铃薯生产主推品种良种繁育区、宁夏马铃薯生产主推栽培模式集成示范区、马铃薯联合育种品系鉴定区四大区域。

  在优新品种展示区,来自全国各地的76个品种涵盖鲜食菜用、淀粉加工、全粉加工和食品加工四种类型,其中早熟品种15个,中晚熟品种61个,全部为近十年体系专家基于市场需求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中薯系列、宁薯系列、陇薯系列、青薯系列、天薯系列、冀张薯系列、鄂马铃薯系列和华薯系列等品种一字排开,有的品种早熟优质,有的品种高产抗病,有的品种抗旱耐逆,有的品种加工专用,有的品种特色营养。

  

  基地栽培了来自全国各地的76个品种

  在主推栽培模式集成示范区,记者看到这里共示范了6项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即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宽行大垄水肥一体化技术、全程机械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机械化起垄覆膜膜上覆土抗旱栽培技术、机械化起垄覆膜膜上集雨抗旱栽培技术、起垄覆膜集雨垄沟栽培技术和晚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员卞春松说,良种还需要良法,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才能为发挥主栽品种产量和品质潜力提供有力保障。 

  

  马铃薯生产不少环节已经广泛采用的农机设备

  主推品种良种繁育区共繁殖马铃薯新品种15个,海拔高、气候冷凉的西海固地区,是马铃薯种薯重要繁育基地,依托三级种薯繁育体系,产出的种薯质量高,种植效益好。

  在品系鉴定区,624份低、中、高代各类品系按照代别整齐排列,长势旺盛,预计今年筛选出优良新品系50-80份进入品比试验。

  

  西吉县恒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马铃薯种薯繁育室

  西吉县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六盘山西麓,海拔高、气候冷凉、生产环境清洁无污染、雨热相对充足,生产出的马铃薯绿色健康、高产优质,不仅荣获“中国马铃薯之乡”美誉,西吉马铃薯更是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和2019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

  优质的西吉马铃薯走上餐桌以后表现如何呢?记者跟随来自全国各地的马铃薯业内人士来到基地旁边向丰家庭农场,见识了一场马铃薯的“盛宴”。品鉴台上,蒸土豆、炸薯条已是寻常物,土豆月饼、洋芋麻花你可曾相识?更有土豆披萨、土豆丸、土豆粉丝、土豆酥,还有许多叫不上名的土豆小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见识过“大阵仗”的业内人士面对美食也免不了大快朵颐

  29日,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在西吉县举行了成果发布会,金黎平研究员主持发布了27项体系研发成果,涵盖马铃薯育种技术创新、优良新品种培育、自动高效机械研制和绿色高效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智能贮藏、产品加工和废物利用等综合技术集成。会上,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还与西吉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技术帮扶协议,为西吉县“一县一业” 提供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支持。

  据介绍,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于2008年,体系成立12年来,共育成新品种200余个,研发新技术260余项,研制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70余件,制订各类标准和规程130件,获得国家专利、新品种权和软件著作权等近200件,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85项,为我国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保障。

  我国的马铃薯70%以上种植在特困连片地区,具有成为脱贫攻坚支撑作物的天然优势,这一优势在西吉县体现得尤为明显。西吉县是宁夏目前唯一一个尚未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与省市县多方努力,西吉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增加,产业效益不断提升,种植面积稳定在85万亩以上,2019年全县马铃薯总产值15.03亿元,马铃薯产业人均纯收入1900元。

  

  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与西吉县人民政府签订技术帮扶协议

  金黎平研究员说,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一直注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体系专家常年深入国家特困连片区开展调研,起草研究报告、调查报告、专题报告和政策建议等150余份,在贫困地区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200多项,开展科技培训与指导2000余次,培育新型经营主体50多个。体系成果的应用已经促使贫困区域马铃薯平均增产22%和增收542元/亩,有效促进了连片特困区马铃薯产业增产增收和全面脱贫。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