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乡村振兴» 媒体报道

[农民日报]祁阳站:60年定位研究为红壤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发布时间:2020-12-03    来源:农民日报 2020年11月17日    作者:李丽颖

  在湖南省祁阳县官山坪村一个偏僻的小院落,有一个我国农业科学历史上建站最长的农村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一代又一代农业科研人在这里舍家离乡、激情创业已经整整60年,求实创新、情系百姓的科学精神在这里传承生生不息。在11月15日召开的“耕地质量监测与红壤健康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记者了解到我国四代科学家坚守祁阳红壤实验站60年定位监测和科学研究,始终聚焦我国南方14省区、200余万平方公里红壤大地农业农村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先后攻克南方红壤地区水稻“坐秋”、水稻缺锌“僵苗”、红壤酸化防治等重大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为南方红黄壤丘陵区土壤培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

  1960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改良低产田”号召,会同湖南省农业厅、湖南省农科院等单位,在祁阳县文富市公社官山坪大队建立了“低产田改良联合工作组”。1964年改为祁阳科学工作站,之后更名为“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我国著名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家刘更另院士担任实验站首任站长。

  红(黄)壤是我国南方主要土壤类型,接近全国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可是红壤十分贫瘠,曾有国外专家预言,中国南方红壤地带有机质缺乏,经过风化雨淋将成为“红色的荒漠”。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祁阳站研究人员攻克了我国南方红壤地区低产鸭屎泥田、水稻缺锌僵苗、砷毒田等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让水稻单产从140公斤增加到340公斤,当时仅在湖南省推广面积达400多万亩,增产稻谷1.8亿公斤,有力地推动了中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1965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表扬祁阳红壤实验站“到农村去搞样板田,祁阳官山坪点的这种做法是对头的”。

  1975年祁阳红壤实验站首次建立红壤水田施用含不同阴离子肥料长期定位试验,1987年牵头组建全国性土壤肥力监测网络,是全国拥有长期定位试验时间最早、数量最多、样品和数据积累最完整的农业科研实验站。祁阳红壤实验站站长张会民介绍说,:“祁阳站最珍贵的就是一大批科学观测定位试验,在一个实验站有如次大规模的长期试验群,这在国内乃至在全世界都是非常少见的。”目前,祁阳红壤实验站持续时间超过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有6个,积累了土壤样品超过20000份,植株样品超过5000份,积累观测研究数据160万个。基于祁阳红壤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为南方红黄壤丘陵区土壤培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农业生产持续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国家制定农业长期发展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祁阳站科研人员在进行野外土壤调查取样。  文石林  摄

  以祁阳红壤实验站长期定位监测平台为依托,联合南方6个典型省域近30年联网研究,明确了典型红壤区农田酸化时空演变特征,创建了以“石灰类物质精准施用降酸、有机肥阻酸、减氮控酸”为核心的酸化防治关键技术,集成了区域特色的农田酸化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已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安徽六省(自治区)累计示范和推广应用7327万亩,农作物平均增产64-120 公斤/亩,累计新增纯收入82.9亿元。

  由祁阳红壤实验站牵头,基于我国五大粮食产区42个长期定位试验及362个典型农户的长期定位监测,开展联网研究,探明了近30年来不同区域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构建了有机质提升的关键技术;提出了13种以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技术与限制因子消减技术为核心的具有区域独特性的有机质提升主要技术模式,大面积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为农田土壤有机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样板。

  首次系统研究了同一生态条件下3种母质发育旱地的肥力和作物产量演变规律,构建了红壤区旱地改土培肥与生产力提升的综合调控技术体系,形成了7套高效种植模式,可使作物增产10%以上、亩增收节支80-120元;还大幅度提升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相关技术推广应用4666万亩,新增产值52.7亿元。

  祁阳红壤实验站站副站长文石林说:“红壤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实验难以揭示其规律。”为此祁阳红壤实验站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布置一系列定位实验开展长期观测,许多祁阳红壤实验站人为这些长期定位实验贡献了毕生年华。长期的坚持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从这些长期实验中总结出了一系列原创成果。祁阳红壤实验站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3项,其中国家奖6项,在引领我国土壤质量监测,南方低产田改良、红黄壤综合治理和有机质提升、红壤酸化防治等方面成效显著,极大地促进了红壤地区农业经济发展。

  历经60年发展,祁阳红壤实验站先后获批农业农村部野外站、国家野外站以及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国家土壤质量观测实验站,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试验站等一系列重大平台称号。目前,祁阳红壤实验站在基础设施、仪器装备、生活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监测队伍不断壮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运行管理日趋成熟,已经成为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和综合观测实力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实验站。张会民表示,未来祁阳红壤实验站要进一步聚焦农业野外科学监测和红壤健康创新发展重大科学问题破解,引领地方农业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以及土壤和气候的综合研究和开发治理,将祁阳红壤实验站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实验站”,成为引领世界的“红壤丰碑”。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