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种子管理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两个中心”)承办的“2017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郑芸瑄、种子局副局长周云龙、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杨雄年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省农科院院长劳红武、浙江省科技厅副厅长孟小军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李金祥主持。

陈萌山指出,在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之际召开这次会议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中国农科院必须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科技引领支撑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充分把握“国家强必须农业强,农业强必须科技强,科技强必须转化强”的重要意义,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他指出,此次会议发布的千项农业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农业科技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大好局面;筹备建立的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联盟,适应了创业创新的需要,满足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要求;组织的国际专家团队培训,标志着要打造一支能够把握科技规律、适应国情农情的成果转化推广队伍。
陈萌山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从农业提供食物供给的目标要求和推动力机制来看,农业生产经历了追求数量的温饱阶段、追求多样优质安全的小康阶段和满足全社会营养健康型消费的富裕阶段。在今后的农业生产发展中,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要走营养健康农业发展之路,要遵循生态规律,实现“大食物、大营养、大健康”的发展理念;要遵循经济规律,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赢。
陈萌山进一步强调,十九大报告强调“四化同步”发展,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我们要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体要求,针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科技成果创新不足、配套性差,缺乏高效专业的人员队伍等问题,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向纵深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供给;进一步细化落实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宣传力度;全力打造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科技成果转化网络;积极创新成果转化方式,把“两个中心”建设成为综合性、专业性、国际性、最具影响力、公信力的国家级农业科技成果转移中心。

来自全国各地94家农业科研院所、高校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领导、干部和专家2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就正在筹建的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的工作任务、组织形式和组建方案进行了交流,分享了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经验与做法,探讨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思路和策略,在成果转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方面达成了共识。大家一致认为,会议的召开对农业科研机构进一步开展成果转化工作具有指导性,外籍专家介绍的美国农业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在今后工作中,要广泛开展合作,形成成果转化合力。大家表示要大力支持联盟和“两个中心”的建设,通过农业科技成果价值评估、发布农业成果转化指数等方式来支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