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我院与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签署了第五期科技合作暨共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基地协议。签字仪式由大兴区政协副主席汪宝国主持。吴孔明副院长和大兴区陈晓君副区长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
吴孔明在签字仪式上指出,双方签署第五期科技合作暨共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基地协议,是进一步加强合作的一次新的尝试。吴孔明要求双方,要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以新的合作项目为纽带,以挂职的科技副镇长为桥梁,以共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基地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创新合作机制,不断总结经验,把双方共同建立起来的“大兴模式”发扬光大。
2002年,我院与大兴区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双方根据大兴区农业生产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先后启动实施了四期共34个合作项目,创造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形成了“合作以项目为纽带,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需求,研究成果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院地合作“大兴模式”。2014年7月,为了进一步深化合作,创新合作机制,我院又选派了6名科技人员挂职大兴区相关镇科技副镇长,发挥了好的桥梁纽带作用。
通过十多年的合作,示范推广了一批新成果、新技术,有效促进了大兴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推广了一批新品种,壮大了大兴区农业主导产业。通过项目的实施,引进示范甘薯、西瓜、西洋梨、花卉、奶牛等一大批优良新品种,并研发了配套生产技术,有效促进了大兴区主要农业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二是应用了一批先进实用技术,提升了科技支撑农业生产能力。结合大兴区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推广应用了饲料添加剂、牛奶标准化生产、甘薯脱毒、小型西瓜无土栽培、西洋梨贮藏保鲜等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技术规程,提升了科技支撑农业生产能力;三是建立了一批试验示范基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通过示范基地的建设,夯实了院区科技合作的基础,构建了成果转化平台,提升了产业经济效益;四是培养了一批农业技术人员,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通过各类专题技术培训,有效提高了大兴区农技人员技术水平,提高了农民科学意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五是创造了显著经济的效益,加快了农民的增收步伐。
按照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四期合作的基础上,结合大兴区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技优势,围绕“十三五”规划、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新型城镇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生态、节水等方面要求,重点在都市型特色西瓜新品种长季节栽培示范与推广、饲料投入品安全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抗寒月季新品种定向选育及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第五期合作。同时,共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基地,并以基地为平台开展国际交流、技术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打造城南农业国际合作窗口。
签字仪式结束后,吴孔明一行还参观了第四期院区科技合作成果展。
院成果转化局副局长潘燕荣以及承担第五期合作项目的院属有关研究所的专家参加了签字仪式。